藏历新年是西藏(藏区)新春的传统节日,与中国农历春节有相似之处,也有不同之处。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差异。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,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。
藏历年的确定,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,藏历年的正式使用,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,即农历丁卯年(公元一0二七年)开始的。从此,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。
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。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,三至五天不等.藏历十二月初,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,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,培育青苗。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馃子(卡赛),油馃子的种类很多,有耳朵状的“古过”,有长形的“那夏”,有圆形的、“布鲁”等等。接近年关,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,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、炒麦粒、人参果等食品,上面描上青稞穗、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。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。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,预祝来年风调雨顺、人畜兴旺的含意。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,摆新卡垫,贴新年画。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,用干面粉撒上“八吉祥微”。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“”字符号,表示人寿粮丰,岁岁平安。除夕晚上,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,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、丰富的食品,在这天晚上,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。这天晚饭,各家要吃面团突巴(古突)。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、辣椒、木炭、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,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,石子预示心肠硬,木炭预示心黑,辣椒预示嘴如刀,羊毛说明心肠软。吃到这些夹心的人,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,以助除夕之兴。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,无论谁吃到什么,都必须即席吐出,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,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。
到初一这天,将青苗,油馃子、羊头、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,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。大年初一天不亮,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“吉祥水”,然后唤醒全家人,按辈排位坐定,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,向天抛去,表示祭神,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。此后长辈按次序祝“扎西德勒”(吉祥如意),后辈回贺“扎西德勒彭松措”(吉祥如意,功德圆满)。仪式完毕后,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,接着互敬青稞酒。初一一般禁止扫地,不准说不吉利的话,互不走访做客。
初二亲友之间相互登门拜年祝贺,互赠哈达。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,见面互道“扎西德勒”、“节日愉快”,此活动持续三五天。藏历新年期间,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,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、弦子舞,在六弦琴、钹、锣等乐器的伴奏下,手拉手、人挨人地踏地为节、欢歌而和,孩子们则燃放鞭炮,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、喜庆、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。在城乡演唱藏戏,跳锅庄和弦子舞。在牧区,牧民们点燃篝火,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。民间还进行角力、投掷、拔河、赛马、射箭等活动。
延续一千多年的藏文化传统
藏历新年是藏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,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,至正月十五结束,持续十五天。届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,各种庆祝活动繁多,热闹非凡。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,由于与农历算法不同,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不完全相同,一般会有四种情况:即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完全重合、相差一天、相差一个月或相差一个月零一天。根据藏历理论,每32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,这样藏历新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“3年循环”,即头一年相同,第二年差一天,第三年差一个月,然后再循环。
藏历新年的流变
藏历是藏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历法,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藏历是阴阳合历,将一年分为四季,以冬、春、夏、秋为序,全年354天。12个月以寅月为岁首(岁首与今《夏历》相同),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。大小月相间,大月30日,小月29日。三年一个闰月,用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。此外,藏历还设24节气。藏历有三大元素,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历,由印度引进的时轮历,由汉地引进的时宪历。
藏历新年有着古老的历史,据文字记载,公元前一百多年,西藏便有了自己的历算法,当时以月亮的圆、缺、朔、望来计算月份,推演日、月、年,运算很简单。那时的新年初一,相当于现在藏历的十一月初一。
到了唐代,西藏以麦熟为新年,这在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中记载为:“其四时,以麦熟为岁首”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则说:“不知节候,以麦熟为岁首。”岁首就是新年。藏历的正式使用,是在宋仁宗天圣五年(公元1027年),时值农历丁卯年,于是以丁卯年为始,计六十年为一个“饶琼”。
在山南地区,曾发现过一部历书,叫作《纺线老人月算》,这部古老的历算书,详尽地总结了当时藏族人民的天文历算知识,对后来藏族地区天文历法有很大影响。几百年后,藏族人民中的智者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,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,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。
藏历新年的传说
相传,在很久以前,每当庄稼成熟收获时,藏族同胞们就会载歌载舞,欢庆丰收,年复一年,他们就把麦子成熟的时候,作为一年的开始。唐代,美丽的文成公主,被聪慧勇敢的松赞干布迎娶到了西藏。她不远千里来到松赞干布身边,不仅带去了爱情,带去了汉家兄弟的友谊,更带去了各种天文历书以及内地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。文成公主的入藏,促进了西藏经济、文化的发展。也就是从这段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开始,藏地的历法发生了改变,吸收了内地汉族的天文知识,有了欢度新年的习俗。
此后,又过了200多年的时间,在公元9世纪,结合内地的夏历、印度的时轮历和藏地本有的天文历法,藏族同胞们创造出了自己的历法——藏历。在公元1027年,印度的时轮历被印成藏文,正式传入西藏。藏族同胞们便把这一年定为藏历新年的第一个年头。
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藏历新年与春节时间上那么接近了吧?这是汉藏文化融合的产物,它是有着血肉相连的历史渊源的。
藏历新年的历史渊源
藏王松赞干布时期,汉地的历法与印度的时轮历法相继传入,后来由藏族天文学家桑杰益西、坚参白桑等人,以内地的夏历和印度的时轮历及藏区古老的《嘎姆白玛》历法为基础,创制出藏族的传统历法。它主要采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和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十二生肖来计算年、月、日。一年十二个月,月分大建和小建,大建三十天,小建二十九天。三年一次闰月,每月的天数有盈有缺,吉祥的日子可以重复一天,凶日或黑日则例行缺漏。以十二年一小循环(即小甲子),六十年为一“绕琼”(即大甲子),西藏的第一“绕琼”的纪元是从公元1027年开始的。
公元十世纪以来,由于吐蕃王朝的分裂造成地方割据局势,在不同时期过新年的习惯也开始形成,延续至今,如日喀则、泽当、曲水等地的藏历新年为十二月初一;林芝地区则是沿袭着藏历十一月初一至初五的习惯,人称“工布年”。公元十三世纪中叶,藏族的历算把正月定为孟春,把正月初一定为新年之始,藏民族过新年的习惯从此而来。安多和康巴地区的春节与汉人的春节同时欢度,据说是到了清末,川滇边疆大臣赵尔丰在康巴和安多实行“改土归流”的政策所影响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部分地方的人们为了生产、生活、年节活动等的方便,与农历春节同时进行节庆活动。节日期间的活动与卫藏地区的藏历新年的活动内容大致相同,如拉萨的《正月祈愿大法会》在藏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期间举行,而安多地区的塔尔寺和拉布楞寺的《正月祈愿大法会》是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期间举行,其法会活动内容与卫藏各地举行的内容相同。而安多地区民间的春节活动亦与卫藏地区的藏历新年活动大致相同。
准备“切玛”
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。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,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“切玛”的五谷斗,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,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。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,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、二寸长的青苗。“切玛”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,祈祷来年五谷丰登。
制作“卡赛”
临近节日,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,妇女则精心制作“卡赛”,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,分为耳朵形、蝴蝶形、条形、方形、圆形等各种形状,涂以颜料,裹以砂糖。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,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。“卡赛”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、智慧和热情的象征,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。
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,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。从上古藏族物候历中观察,吐蕃统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历法有阴历成分也有阳历成分。《山南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之月算》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计时的阳历。其中提到的句天”(7天为一周)计时段对藏族天文历算非常重要,也是藏族历法中最重要的数据。除阴历之外,当时还有阳历推算法。《象雄老人口算法》就是比较典型的阳历,一年共计365天,当然它还处在自然历阶段。
2011年5月23日,藏历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藏历新年往期日期回顾
2017年2月27日
2016年2月9日
2015年2月19日
2014年3月2日
2013年2月11日
2012年2月22日
2011年3月5日
2010年2月14日